分类:影视/ /1256 阅读
此片为罗西里尼与褒曼的定情之作,是罗西里尼由新现实主义过渡到心理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 和新现实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断将主角内在情绪向外投射,景物或承担象征性的指涉,或成为内心情感的外化. 孤绝的小岛象征婚姻对女性的禁锢,不安的火山预示了情感的不确定性. 出身良好的女主与保守的岛民即为文明与野蛮的对立,似指涉经历战争浩劫后代表现代文明的欧洲人所立足的文明废墟,而好莱坞巨星和意大利非职业演员又将这种对立通过表演风格的差异展现出来. 象征性使得本片高度寓言化. 后半段用纪录片的手法展现了猎捕金枪鱼和火山爆发的场景,原始、生猛、洪荒,宛若神迹,既是对小岛民俗、自然的奇观化记录,更是对主角内在心理的淋漓表现,影像的震撼程度足以载入影史. 最后攀越火山逃离樊笼,在山顶所见景象和对上帝的呐喊似达到了某种超验的境界. 编剧对人性的洞察还不如商业之作《博很恐惧》(也许是为了迎合男观众对这类女性的喜好,以及强行让男主能够达成救赎),同样是从欺凌和被欺凌的关系转变为爱情关系,女作者笔下的杉菜显然更像一个有灵魂的角色,而《博很恐惧》的女主全程就像一个娃娃,她作为被伤害一方的心理刻画太过单薄甚至想当然,其次《博很恐惧》中道明寺欺凌的理由从他特殊的家人和个性来追溯是站得住脚的,而这里的男主则显得非常矫情. 一些蒙太奇意象和人物动作细节的表现、以及悬念化的分镜都可圈可点,可惜依然无法掩盖成年后叙事的松散无力和角色心理变化的虚假感,尤其是救赎的实现不应该由女主的爱情来推动,这种虚假和媚宅的展开,弱化了救赎的艰难性和普遍性,也就等于丧失掉了救赎的真诚性和深刻性,并且掩盖了欺凌者单方面觉得救赎(别人和自己)一定能够达成的一厢情愿式的傲慢男主角博是一个极度焦虑但看上去和蔼可亲的男人,因为从未见过父亲,导致他和专横的母亲关系紧张. 博在一个神秘的情况下得知母亲去世,回家路上却发现关于自己的令人震惊的过去. 在这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种疯狂的超自然威胁.